台灣翻譯電影片名的功力之強,
應該不用福媽我再吹噓了。
能把「Little Miss Sunshine」這部電影的片名,
譯為「小太陽的心願」,
實在是堪稱一絕。

乍看這部電影DVD的封面,
我和福爸還以為是部歐洲片。
沒想到戲裡的演員一開口說起流利的英文,
我們才驚覺,
原來這是部道地的美國電影。
會產生這樣的錯覺,
跟導演刻意安排那部貫穿全戲的香蕉色福斯麵包車,
絕對脫離不了關係。


長久以來福媽認為歐洲電影所特有,
充滿視覺上美感的鮮活色調,
在這部片裡居然也能看到。
幽默的對白及老少演員精湛的演技,
當然為這部片加分不少。
  



最厲害的是編劇最後安排的伏筆,
完全跳脫好萊塢電影傳統的結局而未落入俗套。


在功利主義的社會中,
我們常被不是贏就是輸這種絕對的二元論所洗腦,
就像戲中飾演父親的角色一樣。
然而人的一生中,
除了贏家或輸家這兩種結果外,
過程或許還更有意義。
與其計較自己最後是個贏家還是輸家,
福媽我倒寧願選擇活的精彩一些。
雖然劇中那個扮演爺爺的,
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怪咖,
但是他所奉行只要努力實行過(不論輸贏),
就是一種勇氣表現的哲學,
卻發人省思。
福媽這陣子算看了不少DVD,
但要問說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好片?
我想,大概就是這部了。


以下是「Little Miss Sunshine」的劇情簡介:
胡佛一家人都是怪咖,成天吵得雞犬不寧。
爸爸隨時隨地教導別人「如何成功」,自己卻總一事無成。
爺爺沒事就喜歡吸食海洛因和看黃色雜誌,滿口不入流的話。
舅舅是個同性戀的文學教授,
愛上了自己的研究生,卻不幸被其學術對手橫刀奪愛,
被學校解職後想不開,卻自殺未遂。
青春期的哥哥厭惡家裡的一切,
希望成為飛行員的他發誓在考上空軍學校前絕不開口說話,
一憋就憋了九個多月。
在家中負責協調這一干人等的媽媽,
外表看似比較正常,卻常瀕臨崩潰邊緣。
七歲的小女兒奧莉芙成天幻想成為美國小姐,
每天不斷對著電視機裡的選美畫面練習。
一天奧莉芙因為遞補的關係,
有機會到加州參加夢寐以求的「陽光美少女」冠軍決賽,
為了省錢,一家人決定開著黃色小巴士去加州圓小女兒的夢想。
沿途中雖然有一些爭執和衝突,意外與波折也不曾間斷,
但這一切卻令他們一家人的關係更為緊密。
在經歷一連串的夢想與失落後,
這一家人終於學會了相互信任和支持。
緊張的時刻來到了,
勇敢的奧莉芙會不會贏得年度「陽光美少女」的殊榮?
他們一家人又會遇到什麼樣的麻煩呢?


結果如何?快去租DVD來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福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